MINDFLOW CENTRE
  • Home
  • Our team
    • 李明冲醫生
    • 黃纘昇醫生
    • 佘嘉倩醫生
    • 余文蕙博士
    • 陳皚嘉博士
  • Services
  • Contact
  • Blog
  • Media corner

網誌
BLOG

▂▂▂

疾風中的茁壯成長

1/6/2021

0 Comments

 
Picture

移民前景近日成為城中熱話,而移民的最大原動力不外乎子女的將來。港人憂慮社會環境漸趨複雜,這一代青少年未來在港生活所面對的困難或將日益艱鉅。我們竭盡所能,希望為下一代營造更理想的環境。然而,我們又或會撫心自問,改善環境是否就是唯一能為我們的年輕人做的事?筆者希望分享一些臨床經驗,與讀者一同探討有關問題。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最為獨特的時間。在短短數年中,他們羽翼漸長,擺脫稚氣。即使撇除上述社會問題,成長期內的心理發展仍然不乏挑戰。年輕人的心智迅速成長,內心強烈的渴求建立自我意識。「我是怎樣的人呢?」「怎樣才是真實地存在呢?」「我有足夠的吸引力嗎?」「我要做什麼才能令自己和家人無憾呢?」這些都是青少年時常碰到、具有迫切性的問題。

在臨床上,求診的青少年不論是何病症,他們成長中的腦袋均會出現自我意識和社會角色等根本疑問。筆者發現,只要認真聆聽青少年人的內心掙扎,真誠交流,他們定能繼續茁壯成長,縱使過程仍可能荊棘滿途。這亦是幫助青少年最特別又珍貴的地方。

許多青少年因學業壓力沉重而求醫。教育本應順其自然,現在卻成為他們的千斤重擔。這些年輕人或患有ADHD等腦神經發展障礙。許多ADHD患者的家長竭盡所能,協助孩子在小學時期適應學習環境。然而,當子女踏入青春期,面對中學課程的挑戰之時,家長會發現繼續為他們的學業提供支援並不容易。這些青少年的學業成績或會倒退,令自信心和對學校的歸屬感繼而受到打擊。按筆者的經驗,與這些青少年以及家屬一同重整更理想的學習和社交生活習慣,會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然而,最為重要的是,作為成年人,應該幫助這些年輕人了解和接納自己,並協助他們根據本身的稟性尋找方向和目標。歸根究底,唯有他們可以為自己找到最佳答案。不少年輕人與家屬在覆診時告訴我,於找到方向目標和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後,患者往往好像迅速成長,可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而他們的家長亦頓感欣慰。我深深明白,家長感到欣喜並不單單源於子女的成績表現有所改善,更多是因為孩子們的心智發展更臻成熟。

當年輕人因情緒問題而向筆者求診時,背後經常牽涉到嚴重的親子糾紛。這些青少年對家長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而家長則認為他們少不更事且自我中心,親子之間即使進行溝通亦充滿磨擦,造成惡性循環,親子雙方均傷痕累累。雖然部分人會責怪這些年輕人,但我不敢苟同。筆者發現,許多孩子在步入青春期後實際上是更加關注父母的情緒,而非忽視,只是他們變得過於敏感,令他們只可以停止溝通,方能保持冷靜。深入探究,總能清楚理解背後的原因。例如,由於依附本能,有些孩子從小習慣將自己的行為與父母的情緒狀態直接掛鉤,到了青春期,他們的困境是根本沒有辦法既忠於自己,又同時滿足父母的基本情感需要。在幫助這些年輕人的時候,筆者的角色並不是令他們覺得自己有缺陷,而是從整體的家庭關係著手、協助他們重建更有效的溝通模式,從而幫助而非妨礙孩子的情緒區別發展。很多時候,只要家庭關係有所改善,這些年輕人的情緒問題便會迎刃而解,情感轉趨穩定,最終亦可重拾幹勁, 向外發展 。

在青少年問題中較為嚴重的情況是有關心理創傷的障礙。如果未有妥善處理,這些創傷不但可能損害患者的短期精神健康,更可能長遠影響其人格發展。誠如筆者於上文所述,青少年期本身已牽涉一定程度的自我迷失,心理創傷可以為他們帶來極大的痛苦。創傷或會損害他們對人的基本信任,令他們的自我意識有很大的起伏 。在治療中,筆者的角色是與他們建立信任,並且貫徹地就他們的自我感受提供反映經驗。雖然這些年輕人的康復過程仍可能崎嶇滿途,但是於痊癒後,他們往往不但會重拾自我,還能成長為更加心思慎密且有同情心的人。本人深信,克服創傷時的得着將會一直幫助他們應對未來人生的種種轉折。

最後,讓我們回歸文首提到問題。除了盡力提供理想環境外,我們還可以為年輕人做什麼呢?我們不可忘記,只要幫助年輕人真正了解和接納自己,他們往往可以自行找到人生方向。如果能夠對家庭關係充滿信賴,他們會感到安心,自然更有動力向外發展,探索瞬息萬變的世界。而最重要的是,倘若我們與下一代的關係建基於信任和肯定,則我們的年輕人定可不畏艱辛, 迎難而上 。

黃纘昇醫生

0 Comments

    李明冲醫生

    玩具壞了

    黃纘昇醫生

    診症室裏的人文與科學 (上)
    ​逆境修行
    疾風中的茁壯成長
    ​亂世互勉
    保護孩子 同渡亂世
    軟弱的時候
    病房中的兒童樂園
    因恐成慌
    ​育兒理論,知易行難?
    成年人的心理發展
    母女的糾結

    Archives

    April 2024
    March 2022
    January 2021
    July 2020
    September 2019
    March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RSS Feed


Picture

Mindflow Centre


Picture
2512 9388

Picture
香港沙田新城市中央廣場一座8樓809-810室

Picture
星期一至六 10:00AM - 7:00PM(敬請預約)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 2024 Mindflow.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Our team
    • 李明冲醫生
    • 黃纘昇醫生
    • 佘嘉倩醫生
    • 余文蕙博士
    • 陳皚嘉博士
  • Services
  • Contact
  • Blog
  • Media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