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的精粹,就是客觀地認識並了解自己。 任何人都會有內心軟弱的時候,大腦的構造就是如此,人皆有之。嬰兒每每在脆弱時放聲大哭,這一種反應成年人亦然,只是經過歲月洗禮,大人們學懂了各種舒緩和掩飾的方法,可以不在人前示弱。然而,所有人總有些痛處,當應對機制失效,例如未能克服於人生轉捩點出現的挑戰時,就會被觸及,並以焦慮的方式出現,避無可避。 我們的常識通常告訴我們,對抗軟弱的最佳方法是堅毅不屈。只有強韌(即心理學中說的自我意識成熟)的人,方能克服軟弱的一面。 只是,這並不是靜觀之道的原則,亦不是我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目標。根據我的經驗,無論患者年紀多大或者面對什麼問題,如果不面對和接納軟弱,則難以痊癒。 就以嚎啕大哭的嬰兒為例,我們知道,照顧者的擁抱就是最佳良藥。擁抱不單只代表肉體上的保護,更是心靈上的呵護,舒緩嬰兒的不安。與照顧者的親密關係是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了解嬰幼兒的這一種心理,正是很多兒童和成人心理問題治療方法的理論基礎。在心理治療中,藉着同理心的運用,亦可以在心靈上給予承載和舒緩。 臨床實踐並非如說來容易。在接受本人心理治療的患者中,有一名女士兒時屢遭虐待。有此經歷的患者通常在掙扎求存的過程中建立了各種應對機制。可是這些機制並非萬試萬靈,反而時常帶來更多的痛苦。我經常提醒自己必須小心翼翼,抽絲剝繭,與病人一同找出並轉化軟弱。這項工作絶非易事,在整個療程初期,她每次觸及傷處,都痛苦難堪,並化為行動表現,例如在診症室牆上塗鴉,甚至在我面前吞下小文具。如今,治療結束已有兩年,我有幸再遇上她,看見她情況大為好轉,深感欣慰。她的心境有所改變,雖然傷處猶在,但對她來說已非不能忍受。這個例子發人深省,是我其中一個最寶貴的經驗。 其實,除了尋求心理治療外,擁抱創傷有時可以不假外求,任何人都有能力愛護自己,而靜觀正是自愛的方法。 在靜觀中,我們學習關心自己的身心,覺察到腦中不同的想法,亦認識自己的感受。靜觀的精粹,就是客觀地認識並了解自己。真正而客觀的自我認識有時可以達到懷抱的效果,仿如被愛。這就是愛自己。這並不是對自我意識的成長沾沾自喜,而是坦然接納自身最脆弱的一面。 作為靜觀的修習者,我深明以上所言亦是知易行難。事實上,在我冥想的過程中,亦不時觸及內心軟弱,並非全是暢快的體驗。我時而感到脆弱和恐懼,時而感到噪動和憤怒。然而,如果我安然覺察這些感受一段時間,它們就會漸漸減退。在它們退去後,每每就是最令人舒暢的時光。 對你來說,軟弱是什麼?軟弱讓你恐懼嗎?還是令你惱羞成怒?抑或令你學到愛和憐憫? 黃纘昇醫生
0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