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波疫情下,大家過去數月的生活都十分艱難。疫情前的日子可能已經不容易。對一些人來說,本已千絲萬縷的家庭、人際、工作等問題,在這段時期或許更是雪上加霜。 盡管疫情必然牽動情緒,很多專家會建議以科學理性的方式面對疫情。筆者非常敬佩香港人的理性能力。面對如斯困境,大部分港人依然理智,盡其所能冷靜維持正常生活,例如改變消費習慣、謹守工作崗位,或幫助子女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謀劃將來。 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有時縱然感到理性的限制,但始終理性是對生活負責任的基礎。於是世事無常總是令我們思前想後,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這對很多來求診的人來說,不論男女老幼,更是常態。例如他們會反覆思考,怎樣才能把事情達至自身或身邊人所期望,甚至因而產生負面情緒,夜不能寐。身邊人總是提醒他們不要想太多,但對他們來說其實沒有選擇。因為日思夜想的動機,源自於至關重要的內心價值,根本不容有失。 筆者會提醒這些病人,總要忙裡偷閒,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樂趣,尤其是一些與他們的生活角色完全無關的活動,更加理想。角色總是限制人,而暫時脫離角色則可以讓我們喘一口氣。例如很多人喜歡行山,我想不但因為可舒展筋骨和享受美景,更重要是與大自然的連結,可暫時讓我們離開世俗角色的捆綁。 然而,當前疫情令一切事難若登天。疫情爆發後,我們不可以再隨心所欲外出享受生活,而且無論在公事或私事均需調整眼界,以渡過疫情下或疫情後可預見的問題。換言之,我們的自由受到限制。在此情況下,怎樣還可維持身心的平衡呢? 對此,筆者希望與讀者分享,在外在自由被限制的情況下,我們其實也可學習求之於己,得到內在的自由。或者現在更是學習的良機。 筆者修習打坐,透過打坐,在入定之時感受內心無邊的平靜,只需一席寧靜之地。筆者並非提議所有人均學習打坐,也沒此必要。筆者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於日常生活中獲得內心自由。我們只需要專心致志,心神專注於當下某一事物,無論是呼吸、身體感受或是正在做的事,例如飲食、遊戲、工作和與人相處均可。在我們全神貫注於當下之時,我們會看到事物的真實情況。我們甚至可以看見事情總是在變。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有了覺察,而不只是在腦中的思想。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放棄思考、為將來打算。理性思考的價值是肯定的。只是,如果我們可以深思熟慮,同時對自我及身邊的人和事懷有覺察,便會是截然不同的經驗,因為覺察使我們瞭解生命的本質、事物的真相。 黃纘昇醫生
0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