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我們會強迫自己奉行正確的育兒方法。在此過程中,我們批評兒女行為的同時亦在批判自己。或許,若干行為技巧的確是理想的育兒之道,卻總是知易行難,往往令我們愧疚自責。 很多人問我如何評價現時風行於社交網絡的種種育兒資訊。問者會接着說:「這些資料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每當我在仔女身上試用的時候,總是徒勞無功。」然後,我會說:「我認為這些資訊大部分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家長只在行為上下功夫,就別期望子女會有轉變,即使有亦不會長久。」
其實,除行為外,孩子的成長和健康亦有賴生理、心理、家庭、教育以及社會等其他不同因素相輔相成。無論是誰,這些因素都不可分割,互相影響。兒童精神科醫生的日常工作就是默默仔細評估,衡量各項因素,深入剖析每一個孩子的問題,然後針對個別孩子和家庭尋找行之有效的療法。 然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尋根究底,亦並非描述臨床分析的過程或撰寫一篇學術文章,而是與同為父母的讀者稍作分享。 許多時候,我們會強迫自己奉行正確的育兒方法。在此過程中,我們批評兒女行為的同時亦在批判自己。或許,若干行為技巧的確是理想的育兒之道,卻總是知易行難,往往令我們愧疚自責。 一位接受家庭治療的妻子在其中一節尾聲向我說:「我相信我想通了!我過去總是憂心忡忡,四出求問專家如何改變子女,但關鍵原來是改變自己。改變自我後,我們的關係亦有所改變,子女亦漸漸變乖。」多年來,這對家長的兒子反叛暴躁,女兒則情緒焦慮。丈夫贊同妻子所言:「我們只要冷靜就可以了!冷靜令我們更了解我們和一對子女。」作為這一節的總結,我說:「正是!我深知你們付出了多少才有此覺察。現今為人父母,生活逼人,支援不足,要在相互關係中保持自覺更加難能可貴。」這對夫婦告訴我,在他們專注於重建關係後,其子女的情況亦大為好轉。我在此強調,這次治療過程全無提及任何育兒技巧。對於家庭治療師,這種轉變見怪不怪。如果家庭成員能改善彼此關係,子女問題通常亦會迎刃而解。我想說的是,一旦領悟到家庭關係何等重要且無可避免,則我們會發現,或者為人父母真正要作的決定,必定是對小孩和自己同樣重要的決定。 我還想分享一點有趣的診症點滴。許多時,在我還在問症、與小孩子談論日常經歷時,在旁的家長會眼泛淚光。孩子們則會戰戰兢兢的問父母:「你為何要哭?」父母此時通常無言以對,而我則會支持父母而對孩子說:「為何不可以哭?人人都會哭,就和你一樣!」在孩子認真回答:「也對」之時,家長和我總是啼笑皆非,片言隻語已經足以令親子交融。每位父母落淚原因不盡相同,但我相信他們在看到孩子和我談話時,均會驟覺孩子是獨立思考的個體,但又與自己同出一轍。我深信此覺察正是所有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 小孩很少有識見或膽量批判父母的關係,直至青少年時期。無論如何反叛,差不多所有的青少年其實仍極受家庭關係影响,甚至會引起更大的情緒反應。尤記得我曾於精神科病房遇上一位青年,被診斷有强迫性暴力。他不能自制而須施加鎮靜劑和約束。此時病房需要我判斷是否應將他轉送覊留病房。由於不欲妄下決定,所以我請他的父母到醫院了解。在病房中,我們一同坐在身穿約束衣的病人身旁。令人訝異的是,病人接着娓娓道出他脾氣暴躁的原因在於對家庭生活和自身的不滿。他的雙親不忍目睹兒子瘋瘋癲癲,首次毅然正視兒子對家庭狀況的疑問。父母認真的回答令青年冷靜下來,以後亦再無當日癲狂之狀。我其後發現,這位病人原是很溫柔孝順的人,只嘆未能控制反叛期的內心鬥爭,以至差點喪失理性。他對心理治療反應非常好,相信他與家人在精神科病房中的一席話正是治療的轉捩點。 我無意於本文提供任何具體育兒技術。我能夠給予各位讀者的最重要育兒意見,就是先覺察自己,並讓孩子們明白,無論發生任何事,我們都會帶着信心面對生命。到其時,與我們唇齒相依的子女,自然亦會從容自若地生活。 —黃纘昇醫生
1 Comment
|